首页 资讯 正文

枣闻道|老厂房里的新婚礼带来新浪漫

体育正文 156 0

枣闻道|老厂房里的新婚礼带来新浪漫

枣闻道|老厂房里的新婚礼带来新浪漫

5月16日(rì)清晨,枣庄市薛城区的阳光穿过老厂房的钢窗,在斑驳的红砖墙上洒下细碎光斑。一场别开生面的浪漫婚礼在这座由(yóu)废旧厂房改造的“供销(gōngxiāo)1965主题餐厅”内精彩上演。 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——没有水晶吊灯的酒店大厅,没有接亲的豪华车队,有的是老供销社的搪瓷缸、二八自行车和手写(shǒuxiě)价目表的黑板报。新人(xīnrén)曹军与殷羽要在这里,用一场“90年代复古风(fùgǔfēng)”婚礼,完成他们对(duì)“移风易俗”的浪漫诠释。 宾客们穿过餐厅大门,仿佛被按下“时光倒流键(jiàn)”:左手边是停着(zhe)(zhe)的永久牌自行车,车筐里还挂着褪色的蓝布兜;右手边玻璃柜里,橘子糖、高粱饴在阳光里闪着蜜色光泽;最(zuì)醒目的黑板报前(qián),几个孩子正(zhèng)踮脚辨认“白糖0.8元/斤”“火柴5分/盒”的手写价目表——这是20世纪90年代薛城供销社的日常,如今被完整复刻在这座由废旧厂房改造的主题餐厅里。 “选这里,是因为它像本会说话的(de)老(lǎo)相册。”穿着绛红色中式婚服的新娘殷羽笑着指向墙角的老挂钟,“我(wǒ)爸妈总说,他们结婚时买块布料要凭票,买喜糖要排半小时队。这些老物件不是怀旧道具,是长辈们爱情的注脚。”新郎曹军补充:“我们(wǒmen)想让婚礼(hūnlǐ)有家的温度,而不是流水席般的热闹。” 婚礼仪式开始,没有礼炮齐鸣,没有鲜花堆砌的拱门,一辆擦(cā)得锃亮的二八自行车“叮铃”驶来——新郎载着新娘,沿着铺满红地毯(hóngdìtǎn)的厂房中央缓缓前行。车把(chēbǎ)上系着的红绸带随风轻扬,车筐里装着两包(liǎngbāo)用报纸裹着的喜糖,“这是我们小时候常见的包装,成本比礼盒低,但心意更实在。”殷羽(yīnyǔ)说。 “现在年轻人办婚礼,动辄几十万花在酒店、车队、鲜花上(shàng),攀比成风。”新人父母的老同事(lǎotóngshì)王淑兰阿姨感慨,这场婚礼,自行车接亲代替了(le)豪车,手写请柬代替了烫金卡片,——仪式感没少,钱却花在刀刃(dāorèn)上。 更让宾客们惊喜的(de)是“怀旧游戏环节”:新人带着亲友骑车接亲,老歌接唱……婚宴菜单里,除了枣庄辣子鸡、菜盒饼(bǐng)这些硬菜,还有“供销社大(dà)食堂套餐”——汤装(tāngzhuāng)在搪瓷缸里,饭盛(fànshèng)在铝饭盒中,餐巾纸上印着“发展经济,保障供给”的老标语。“这哪是吃饭,分明是和父母辈的青春碰了个杯!”90后闺蜜李雨桐举着搪瓷缸笑(xiào),“原来婚礼不一定要高大上,能让大家记住的,反而是这些有温度(wēndù)的小细节。” “今天是供销1965主题餐厅首次承办婚礼(hūnlǐ)。”餐厅经理郭德龙站在改造后的老(lǎo)厂房里,指尖轻轻拂过(fúguò)墙上的老照片,“过去这里是废弃的北斗风机加工车间,我们保留了原有的红砖结构,把(bǎ)老物件一件件收回来,就是想让年轻人知道:朴素不是落后。” 新人(xīnrén)父亲动情的发言,让现场掌声经久不息:“孩子们(men)选在这里办婚礼(hūnlǐ),既是对我们老供销人精神的致敬,也是用行动响应‘婚事新办’的号召。看到年轻一代能把(bǎ)勤俭节约的传统和浪漫创意结合,我们打心眼里骄傲!” 这场(zhèchǎng)没有奢华、只有温度的(de)(de)婚礼,用老物件讲新故事,用新方式传旧美德,正如请柬上那句宣言:“爱是柴米油盐的踏实,也是敢为人先的勇气(qì)。”而在薛城的街头巷尾,这场“幸福实验”已成为(chéngwéi)年轻人讨论的热点——或许,婚俗新风尚的答案,就藏在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改变里。 (大众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孟令洋 通讯员 张茂航 )
枣闻道|老厂房里的新婚礼带来新浪漫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